让《三字经》为学生开启一段奇妙的“中文学习之旅”

By Phebe Xu Gray, Ph.D.
作者: 徐秀丽 博士

   在“Economic lessons from Confucius for the new century”这篇文章中,74位诺贝尔奖得主于1988年强调“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生活在和平与繁荣中,我们必须要回望2500年,去寻找孔子的智慧”。由于中文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有战略意义、越来越受欢迎,考虑把经典的中文文本纳入现代中文教学课程也是一个明智之举。

   我想请老师们考虑将中国传统教科书《三字经》纳入课堂教学。纵观当代中文课程,几乎所有中文课本的内容都集中在现代汉语教学上。虽然有许多课本也介绍一些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但很少有整个章节都在运用地道经典中文文本的。
   
   什么是《三字经》?

清代的三字经注解,作者摄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三字经》的书名来自于这本书的独特风格――整本书的每一句话都只有三个字。自13纪以来,它一直是一个经典的中国文学读本。虽然它最初是在中国发给学童的入门书,但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识字读物。它更像一本“袖珍百科全书”,概述了中国的历史和重要历史著作,包括儒学的基础、数学和科学基本知识、以及大量的道德训诫。截止20世纪初,学习《三字经》一直是中国人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学习经典的中文文本一直是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海外华人社区里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包括许多有趣的故事和道德课程外,《三字经》通过列举朝代、帝王和主要历史事情来概述中国历史。它还规定了传统教育的课程顺序。《三字经》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风格。它通篇用“三字诗”的风格写成,其魅力在于简洁、漂亮,容易阅读、押韵和背诵。以下是几个例子,摘录于《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一块玉石如果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有用的器皿。同样道理,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如何正义地生活。)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在过去,孟子的母亲为了避免孟子受邻居的坏影响搬家三次。当孟子不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候,孟母将她正在编织的布料剪断,并教育孟子,学习如同制衣,如果布料加工在半路停下,就不可能做出成衣。)

   学习《三字经》的好处

   向继承语学习者和西方人介绍《三字经》,会有助于他们达到“通晓中文”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一早期的中文文本,他们会了解中国文化的道德基础,熟悉书中记载的故事、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而获得一个优良的学习传统和中国主流思想。

   学习《三字经》,学生要学到古文,它与现代汉语是不同的。虽然古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但汉字却是一样的。并且,《三字经》里的许多句子已经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可以说,《三字经》是一个学习词汇的好工具。

   我曾试着用这本书教初级中文水平的大学生中国语言和文化。他们能够认识书中部分汉字。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能够理解和学习古代中国儿童的课本感到兴奋异常。

   如何将《三字经》融入中文课堂

   即便是初级水平的学生也能从《三字经》的摘录中学习汉字及其汉字背后的文化内容。譬如,《三字经》的第一字“人”,就是汉语里最常用字之一。

各种不同版本的三字经注解,作者摄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对初级和中级水平的学习者,我建议教师在以其他课本为主的同时,可以有系统地从《三字经》中选择相关内容教授。而对于高级水平的学生,在现代中英文翻译的辅助下,他们可以学习整本《三字经》。对于高级水平的学习者而言,通晓《三字经》后肯定会把他们的语言熟练程度和文化认识程度提高至相当于“educated native speakers”的水平。因为《三字经》是中国学生在他们成长期的所学内容,它可以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所以它绝对是任何有关中国文化课程的理想教材。

   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建议中文老师们在自己的学校或者项目开设一个专门的“三字经课堂”。在现代中英文翻译的辅助下,课堂上的学生可以逐字逐句地全面学习整本书。当然,在开设这样的课堂前,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和他们现在的汉语水平等条件。

   不管年龄大小的学生都可以学习《三字经》。对于3至5岁的儿童,在他们还不认得相关生字和不能完全理解意思的时候,其实就可以让他们背诵部分内容。不要过分担心他们的理解能力,通过图解和角色扮演,慢慢地他们就会懂得《三字经》里的意思。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和成年人来说,根据他们的汉语熟练程度,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篇章教学,也可以从头到尾教整本书。

   老师面临的挑战

   想要成功地把《三字经》这样的经典文本带入实践课堂教学,中文老师必须克服各种挑战。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案,老师要自己动手设计教案、以及相关教学和考核标准。此外,尽管有老师的鼓励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学生可能仍会觉得背诵《三字经》太困难了。如果有学生质疑、挑战《三字经》的部分内容也不要奇怪,毕竟它是一个13世纪的经典文本,时移事易,当代社会已经大不同。再就是,许多教师可能对教《三字经》信心不足,因为他们自己在古文这方面可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

   作为一个中文老师,在把《三字经》翻译成现代汉语和英语之前,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正式学习、研读过《三字经》。我翻译此书的原因是因为我自己想先学习、了解它。目前,已经有足够的中英文译本等资源可帮助学生和教师理解《三字经》原著。如果老师们能够分享有关《三字经》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案,会让我们这个中文教学的“大家庭”成员全都受益。

   虽然在现代中文教育中融入经典中文文本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目前是时候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创新型的教师完全能够把《三字经》教学成功纳入现代中文教程,一旦纳入教程,你会发现它是一个有力的中文和中国文化教学工具。《三字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藏,应用这个经典的语文课本,可为学生开启一段奇妙的“中文学习之旅”。

   Phebe Xu Gray, 徐秀丽,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Lee University, Cleveland, TN, received her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he is the author of 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 Bilingual Reader of China’s ABCs 《三字经中英文双语读本》 (Homa & Sekey, 2011) and The Dragons without Eyes 《画龙点睛》英文读本 (Pro-Lingua Associates, 2008).

English